<cite id="n9ppd"><video id="n9ppd"></video></cite><var id="n9ppd"><strike id="n9ppd"></strike></var>
<cite id="n9ppd"><video id="n9ppd"><thead id="n9ppd"></thead></video></cite><var id="n9ppd"><strike id="n9ppd"><listing id="n9ppd"></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n9ppd"></menuitem>
<var id="n9ppd"><strike id="n9ppd"><thead id="n9ppd"></thead></strike></var>
<var id="n9ppd"><video id="n9ppd"><thead id="n9ppd"></thead></video></var><var id="n9ppd"><strike id="n9ppd"></strike></var>
專注輻射滅菌技術應用
12
公司新聞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公司新聞 > 詳細內容

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鈷-60輻照裝置-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監測報告公示

上傳日期:2015年9月29日  瀏覽次數:12916





  協作單位
  中國廣州分析測試研究所

  目     錄
  第一章項目簡介                                             1
  1.1 前言                                                   1
  1.2 編制目的                                               2
  第二章驗收依據                                             3
  2.1法律法規                                                3
  2.2相關材料或主管部門意見                                  3
  2.3 國家標準                                               3
  第三章項目建設與運行                                       5
  第四章  環評結論及批復意見                                 18
  4.1 環評報告主要結論                                       18
  4.2 環評報告批復意見                                       20
  4.3 環評報告審批意見執行情況                               21
  第五章  驗收執行標準                                       25
  第六章  環境監測                                           27
  6.1 輻射環境監測                                           27
  6.2 工作場所監測                                           29
  6.3 環境監測                                               31
  6.4 個人劑量監測                                           31
  6.5 監測儀器及監測方法                                     31
  6.6監測質量保證                                            31
  6.7 監測結果                                               32
  第七章污染防治措施                                         43
  7.1 輻照室輻射防護措施                                     43
  7.2安全聯鎖裝置                                            46
  7.3 輻射標識                                               62
  7.4輻射監測儀器                                            62
  7.5輻射工作場所分區                                        62
  7.6 劑量儀表檢驗                                           63
  7.7個人輻射防護措施                                        63
  7.8防卡源事故的專項技術方案                                64
  7.9輻射防護管理                                            68
  第八章公眾參與                                             72
  第九章  結論與建議                                         77
  9.1 監測工況                                               77
  9.2 監測結果                                               77
  9.3 輻射安全措施                                           78
  9.4公眾調查                                                79
  9.5結論                                                    79
  9.7建議:                                                  79
  附件1 環評審批意見                                         81
  附件2 輻射安全許可證                                       85
  附件3 放射源轉入審批表                                     87
  附件4 裝源過程中輻射環境監測報告                           91
  附件5 輻射工作人員培訓證                                   102
  附件6 注冊核安全工程師資格證                               108
  附件7 個人劑量檢測報告                                     109
  附件8 臭氧及氮氧化物檢測報告                               113
  附件9 貯源井水檢測報告                                     120
  附件10 輻射防護制度                                        125
  附件11應急制度                                             134
  附件12 廢舊放射源預收貯協議                                144
  附件13公眾調查表                                           146
  附件14 建設期間無環保投訴證明                              152
  附件15 環境檢測記錄                                        153
  附件16 安全連鎖裝置檢查記錄                                157
  附件17 建筑情況說明                                        163
  附件18 驗收專家評審意見                                    164
  附件19 2015年上半年督查報告及整改情況                      167
  附件20 常規水質監測報告                                    174
  附件21 測量現場                                            177
  附件22 煙囪整改圖片                                        180
  附件23 修改后報告專家認可意見                              181
  第一章項目簡介
  1.1 前言
  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海南老城經濟開發區建設一座7.4×1016Bq(200萬Ci)的輻照中心,采用鈷-60γ射線對中草藥、調味品、包裝材料等其他產品進行照射,以滿足目前市場對輻射消毒滅菌、保質保鮮的迫切需求。項目位置圖如下:
  2010年3月,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委托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承擔該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6月完成了《海南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鈷-60輻照裝置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制工作; 8月6日,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在?谑薪M織召開了本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專家審評會。根據專家審評意見,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環境影響評價組對環評報告進行了修改,9月完成了本項目環評的報批版,上報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審批,12月獲取批文瓊土環資審字【2010】411號,詳細內容見附件1。2014年2月8日取得環境保護部頒發的輻射安全許可證,證號:國環輻證【00402】,見附件2。
  項目于2011年5月開工建設,2013年3月完成所有工程土建,2014年8月由中核同興(北京)核技術有限公司購進60Co源60萬居里(國產CN-101型工業鈷-60放射源,49枚),2014年10月首次裝源,首次裝源49枚,總活度為2.22×1014Bq(60萬居里),12月委托廣東省環境輻射中心開展竣工環保驗收。
  1.2 編制目的
  l檢查項目的建設情況與環境影響報告書的一致性;
  l驗證項目建成后的污染物排放及對周圍的環境影響是否與環境影響報告書中描述的相符;
  l監測項目周圍環境質量,特別是本項目的特征污染因子對周圍環境質量的影響;
  l調查附近居民、企事業單位對本項目建設過程及運行期間的環境影響,以及對項目的建設運行所持態度;
  l核查項目各項輻射安全措施,查證企業在管理上、特別是對各項規章制度和應急措施的執行情況。
     第二章驗收依據
  2.1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5年;
 。2)《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
 。3)《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國務院第253號令,1998年;
 。4)《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國務院第449號令,2005年;
 。5)《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第13號,2002年;
 。6)《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名錄》,環境保護部第2號令,2008年;
 。7)《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技術要求》(環發[2000]38號),國家環?偩,2000年5月;
 。8)《關于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實行公示的通知》(環辦[2003]26號),2006年;
 。9)關于修改《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許可管理辦法》的決定,國家環保部令第3號,2008年12月6日;
 。10)《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管理辦法》(環境保護部令 第18號),2011年4月18日。
  (11) 《關于開展輻照裝置卡源故障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環境保護部辦公廳函【2009】1277號,2009年12月4日;
  2.2相關材料或主管部門意見
  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海南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鈷-60輻照裝置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2010年9月;
  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關于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鈷-60輻照裝置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瓊土環資審字【2010】411號),2014年2月8日;
  2.3 國家標準
  《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
  《γ輻照裝置設計建造和使用規范》GB17568-2008;
  《鈷-60輻照裝置的輻射防護與安全標準》GB10252-2009
  《放射性物質安全運輸規程》GB11806-2004
  《放射性廢物管理規定》GB14500-2002
  《密封放射源一般要求和分級》GB4075-2009
  《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CJ343-2010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
  《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
  《γ輻照裝置退役》HAD 401/07-2013
  《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90,自2012年7月1日起將被《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12523-2011 替代。
  第三章項目建設與運行
  3.1 項目建設
  項目名稱: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60Co輻照裝置項目
  建設地點:海南老城經濟開發區內
  建設單位: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設計單位:北京原子高科金輝輻射技術應用有限責任公司
  土建施工單位:湖南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建設場址、內容:廠區地塊呈規則長方形,長152.68m,寬106.06m,占地總面積24.5畝,建筑總面積約為9800.07m2。綠化面積為2787.92 m2,占總地面積的17.22%。
  廠區主要包括工藝用房、輔助用房、廠區的綜合大樓、門衛值班室和停車場。工藝用房由輻照室、操作大廳、控制室等設施組成。輔助用房包括空壓機房、風機房、水處理間、機修間備品備件庫、配電室等設施。綜合大樓主要包括辦公室、接待室、實驗室及倒班宿舍等房間。
  主要建構筑物特性見表3-1。
  表3- 1  建構筑物特性
                      項目建設與環評報告的差異見表3-2。

表3- 2  項目實際建設情況與設計或環評報告的差異

3.2周圍敏感點



  3.3項目建設運行情況
  該項目于2011年5月開工建設,2013年3月完成所有工程土建,2014年8月由中國同興(北京)核技術有限公司訂購60Co源60萬居里,2014年10月28日該輻照裝置首次裝源,裝源49根,總活度為2.22×1016Bq(60萬居里)。
  人員:目前的工作人員配置情況和環評報告比較。

注:a自控、機械、劑量等專業。
  3.4廠區布置
  該公司廠區布置基本核環評一致,綜合樓位于廠區內南側,距離輻照室89.9m;車間位于廠區北側,輻照室位于車間的拐角處,其屋頂上方為風機房。南側為輔助用房;輔助用房的南側設有10個停車位的停車場,另外在綜合樓的旁邊也設有停車場;在綜合樓的東側設有門衛值班室。
  廠區四周建有圍墻,廠區內的綜合樓和輻照車間四周建有道路,以連接綜合樓與輻照室車間。綜合樓的東側設一出入口與外圍道路相連。
  場地綠化,道路兩側種植行道樹,廠區內綠化以草坪和樹木相結合,并點綴適量的建筑,形成優美的工作環境,平面布置圖、車間布置圖及輻照室布置圖如下:
總平面布置圖
車間平面布置圖
  3.5 輻照工藝
  3.5.1  輻照方式
  該項目輻照裝置采用產品超蓋輻照方式,為動態輻照。
  產品超蓋,即產品的裝箱高度大于源架的活性區高度。
  動態輻照主要是指把輻照的物品用人工裝入輸送線上的輻照箱內,當運行開始后,輻照箱裝入吊具,然后經迷道送達輻照室內的板源架兩側,輻照箱在由板源架的一側轉入另一側時,采用“人字軌”形式使其實現自然換面,自動換層在操作大廳內傳輸線上實現,輻照完成后經循環路線進入卸貨端,完成輻照。
  3.5.2  輻照工藝流程
  該項目輻照過程均由控制系統自動控制。輻照工藝流程如下:
  1)、未輻照產品進入操作大廳前,工作人員檢查其外包裝情況,有損壞的重新包裝,然后由操作大廳內的叉車將產品運至未輻照區。工作人員根據產品的種類和輻照工藝要求,確定工藝參數。
  2)、升源過程
  當輻照室升源前,工作人員首先觀察LED顯示屏是否顯示“源在儲存位可以進入”,如在貯存位,控制臺上“源在儲存位”有相應的顯示,迷道門口源位下限指示燈亮,同時電視監視器顯示源提升裝置上源架在貯存位,固定式輻射劑量監控儀指示值在低劑量本底水平。
  在保證源在貯存位的前提下,工作人員在控制臺觸摸屏上選擇輸送機運行方式,并設定運行工藝參數。此后工作人員佩戴個人劑量計及攜帶便攜式γ劑量率儀,在人員通道入口標準源處校驗便攜式γ劑量率儀的有效性,再用便攜式γ劑量率上串接的鑰匙將人員通道門打開,進入輻照室(進入時隨時觀察便攜式γ劑量率儀的讀數)進行巡視。工作人員在確認輻照室無人且正常情況下,依次按下輻照室內的5個無人按鈕,此時語音報警器發出語音提示,輻照室及迷道內照明燈依次熄滅。操作人員在撤出輻照室后,用鑰匙開關關閉人員通道門,返回控制室,啟動通風系統(單臺風機運行)。之后用升源鑰匙開關轉到聯通的位置,此時允許升源指示燈亮,按下升源按鈕,控制臺上、LED顯示屏、迷道口“正在升源”指示燈發出相應的顯示。當源升到工作位后,控制臺上“源在儲位允許入內”紅色指示燈亮,迷道口源位指示紅色燈亮,LED顯示屏顯示“源在儲位允許入內”,電視監控器顯示源提升裝置源架達到工作位,固定式輻射劑量監測儀劑量指示本底的劑量讀數,完成升源過程。
  為保證輻照過程的安全性,升源程序與安全系統聯鎖,必須滿足以下條件才能允許升源:
  源在貯存位;
  通風系統運行正常;
  固定式輻射監測儀有效開啟并正常;
  水井中水位正常;
  液壓系統正常;
  貨物傳輸系統正常;
  人員通道門關閉到位;
  無煙霧報警信號;
  貨物迷道口吊具堵門有效占位;
  拉線開關無報警信號;
  無人按鈕復位到位;
  輻照室及迷道照明關閉;
  光電探測器正常無報警信號。
  3)、產品輸送
  在操作大廳和輻照室內設有輻照產品輸送系統(輻照產品的輸送見圖3-4),該系統由積放式懸掛輸送機、輥子輸送機、升降機、裝卸貨舉升臺、推進氣缸、吊具定位裝置、停止器等組成。輻照室內的板源架兩側設計有6路密集排列的積放線路,每路積存吊具5個工位,6路共30個工位。每個吊具分上下層裝載兩個貨箱,吊具的積放、運行實行集中自動控制,貨箱自動裝入吊具并設置了門閂自動鎖死機構。輸送線運行時,輸送線上的條碼掃描器可監測吊具的運行情況,并在計算機控制程序中記錄吊具的運行時間、輸送線的運行速度等工況,并可貯存和打印輸出。
  利用產品輸送線在輻照室貨物迷道的出入口處設置吊具堵門系統,即在貨物出入口處設置兩個吊具積存位,當吊具運行至積存位時自動停止,但傳輸線依然運行,當下一個吊具運行到該位置時,將前一個吊具向前推出,使其離開積存位而隨著輸送線向前運行,這時,第二個吊具就停留在該積存位,直到下一個吊具來替換它的位置。為防止人員誤入(吊具之間的間距及吊具距墻壁的距離不足以使人通過),輻照過程中迷道入口始終兩個吊具堵門。為有效的控制吊具的位置,該系統采用機械定位裝置,來保證吊具正確定位,并且積存位的吊具與控制系統有信號監測并與源有著安全聯鎖,兩個吊具任一堵門失敗,安全聯鎖系統報警同時實現自動降源。
  待輻照的產品按原包裝在操作大廳裝料段由人工裝入輸送線上的輻照箱內,輻照箱內部尺寸為1.1m×0.54m×1.3m(長×寬×高),總容積為0.722m3,允許裝載產品重量為250kg。當工作人員啟動輸送系統,積放式懸掛輸送機、輥子輸送機投入運行。采用的傳輸系統自控程序開始后,輻照箱進入吊具,然后陸續經迷道送達輻照室內的積放線上。根據吊具在積放線上設定的運行時間,使輻照箱依次向前移動一個工位。為了保證輻照產品吸收劑量的均勻度,當輻照箱在由板源架的一側轉入另一側時,利用“人字軌”使其自然換面,并在輻照大廳內的輸送線上實現自動換層,從而使產品兩面及上下部分在經過全部工位后達到接受均勻照射的目的。
  在產品輻照過程中,工作人員對輻照產品的受照劑量進行抽樣監測,通過監測結果來確定加工工藝參數是否符合輻照要求,如果不符合做相應的調整。
  輻照完的產品由操作大廳工作人員完成卸貨,然后由叉車運至操作大廳已輻照區或裝車直接運走。為了防止由于輻照操作中的偶然事故,出現產品漏照或重復照射,工作人員在每個輻照完的產品箱外側貼上輻射變色指示標簽表示已進行過輻照。
  卸貨后的輻照箱則經循環封閉線路回到裝貨段裝貨。整個過程均采用可編程序控制器自動控制,并配有上位機監控。另外,輸送系統與源升降系統也實現聯鎖。輻照過程中,下述機械系統如果發生故障,會自動降源,主要體現如下:
  驅動裝置故障:鏈傳動過載保護行程開關動作;
  張緊故障:因鏈伸長或斷鏈,張緊伸出超行程開關動作;
  變頻器故障:變頻器故障繼電器動作;
  人員通道門關閉故障:當源架未在存儲位時人員通道門未關閉到位;
  提升故障(液壓站故障、緊急降源、源架高度超工作位、源架在低位);
  裝卸系統電機故障:當裝卸系統運行接觸器動作后,檢測到電機未運行;
  裝卸系統緊急故障:裝卸料位緊急按鈕動作;
  液壓站電機故障:當油泵運行接觸器動作后檢測到液壓站電機未運行;
  相序錯誤:檢測到電源的相序錯誤;
  提升源架鋼絲繩松故障。
  4)、降源過程
  待每批輻照產品完成輻照后需要降源時,工作人員按下降源按鈕實施降源,源下降過程中,控制臺上、迷道口、LED顯示屏顯示“源在下降禁止進入”給出相應指示。源降至貯存位后,控制臺上、迷道口“源在儲存位”相應指示燈亮,電視監視器顯示提升裝置源架指示已到貯存位,輻射劑量監測儀劑量指示恢復本底水平。降源完成后,另一臺風機自動啟動對輻照室內進行加強排風,待加強通風5min后,工作人員方可打開人員通道門進入輻照室,否則人員通道門無法打開。
  3.5.3裝源情況
 。1)輻射源的種類和來源
  該項目將采用鈷-60輻射源(60Co),源的平均γ射線能量為1.25MeV,半衰期為5.27年。本項目環評報告中計劃采用進口鈷-60放射源(每根源的60Co活度3.7×1014Bq以上),實際采用國產CN-101型工業鈷-60放射源(每根源的60Co活度為4.27×1014Bq~4.65×1014Bq)。
 。2)源的結構尺寸
 、賳蝹鈷源棒
  鈷源棒外形尺寸為ф11.1×451.5mm;活性區尺寸為ф7.4×410±0.6mm;包殼為雙層不銹鋼;一般每根鈷源棒的活度均在3.7×1014Bq(1萬Ci)以上。
 、趩螙虐褰Y構
  柵板的尺寸為長3000mm×寬2340mm,單柵板分四層,每層兩組,每組可裝入63支鈷源棒,每個單柵板共可裝504支鈷源棒。
 。3)源的活度
  設計裝源活度為7.4×1016Bq(200萬Ci);
  首次裝源2.22×1015Bq(60萬Ci)。
 。4)源的儲存
  輻照室內設有一水井用于儲存放射源,其尺寸為3.6m×2.5m×7.5m,為濕法儲存。水井注有約為60m3的去離子水,井襯為不銹鋼材質,壁厚為3mm,井底厚為5mm,井壁四周采用400mm的混凝土防滲層。鈷源在儲存位時,上方水層厚度為4.85m,在倒源時,鈷源上方水層厚度為4.40m。
  為減少水對源包殼的腐蝕,保持包殼表面不結垢及水的透明度,貯源井水采用去離子水。去離子水水質參數要求如下:電導率1~10μS/cm,氯(Cl-)離子含量不大于1×10-6,pH值為5.5~8.5。
 。5)裝源方式
  當定購的裝有鈷源的罐體運抵現場后,使用吊車將其吊至專用運源車上,用運源車通過迷道將源罐運至輻照室內。通過10噸葫蘆將源罐吊入貯源水井中,在井水安全屏蔽下,借助于水下照明燈,操作人員在井口用長臂夾具逐個將源罐中的鈷源棒取出,裝入源架上。
 。6)源的升降
  裝載鈷源棒的板源架,在不工作時貯存在貯源井的底部稱貯存位,工作時將其提升到井上一定的高度稱工作位。在工作位時,源架中心高于地面1860mm,提升行程7250mm。源架的升降是由液壓-機械-電氣組成的綜合系統來實現鈷源升降。
  為了確保升降裝置的安全,源架的所在位置通過位置指示開關判斷。在貯源井底部安裝有源架位置引發裝置,當源架下降到位時,壓迫該裝置引發開關動作,則控制臺會有信號反應出源已下降到位。在源工作位置和升降源液壓提升裝置上也裝有行程開關,當油缸推桿運動到相應位置時,會觸發相應開關,從而控制臺會收到源架升到工作位或降至井底的信號,從而確保板源架升降的重復到位和安全可靠。
  在源架提升間內安裝一個攝像頭,攝像頭連接到控制室內的電視監視器上,控制人員從監視器上可觀察液壓升降裝置運行狀況,以此判斷源架是否在井底貯存位置或工作位。
  3.5.4 輻照工藝設備
  3.6 污染源分析
  項目固有的和伴隨生產過程產生的污染源有γ輻射、固體、氣體、噪聲和水五種形態其產生環節和造成污染的時段見輻照裝置污染源類型、產生環節和產生原因:
輻照裝置污染源類型、產生環節和產生原因
  3.6.1  外照射
  該項目使用密封型鈷-60放射源是輻照中心的主要污染源。鈷-60放射源半衰期為5.27a,放出的主要γ射線能量為1.17MeV和1.33MeV,平均為1.25MeV,放出的β射線能量為0.32MeV。由于β射線易于屏蔽,它無法穿透密封殼,因此鈷-60放射源主要以γ射線的形式進入環境,從而在周圍環境天然輻射水平上疊加一個輻射場,進而對環境和公眾造成影響和危害。
  3.6.2 廢氣
  該項目中產生廢氣主要是由γ射線致空氣電離輻射產生的臭氧(O3)和氮氧化物(NOx)。
  強γ輻照源在貯存、生產運行過程中不產生放射性廢氣,僅因射線強輻射作用,輻射加工過程中,在空氣中產生少量臭氧(O3)和氮氧化物(NOx)等有害氣體?諝庵衅渌椪諝怏w,其毒性均比臭氧(O3)小,且產額遠比臭氧(O3)低(NOx的產額約為臭氧的1/2),此外,60Co放射源貯存在水井中,可以引起水的輻解,放出氫氣,所以輻照室安裝排風設施,將有害氣體排出室外,并保證有足夠的排放高度,以達到充分稀釋的作用。
  3.6.3 廢水
  鈷-60放射源棒的包殼運用雙層不銹鋼密封,正常情況下無廢水產生和排放。輻照中心在投入運行后,由于該公司勞動定員為36人,每日僅產生少量的實驗室污水和生活污水,其中實驗室污水產生量為1.5m3/d,生活污水(每人每天用水100L)產生量為3.6m3/d,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為COD、BOD5、氨氮和懸浮物等,不含放射性物質。
  3.6.4 固體廢物
 、俜派湫晕廴疚
  輻照裝置在正常運行過程中,不產生固體廢棄物,如果發生了放射源泄露事件,污染了井水,鈷在井水中以Co(OH)2的形式存在,經氧化而形成棕色Co(OH)2。該污染物溶解度極小,易沉于井底,與井底沉渣混合而成為放射性固體廢物。另外,對污染的井水經離子交換樹脂凈化處理后,會產生少量的固體廢物,如離子交換樹脂、凝聚物等,送海南省城市放射性廢物庫收貯。
 、谕艘鄣膹U放射源
  鈷-60源在符合規定的去離子水中貯存,其使用壽命保證16~20a。鈷-60放射源的半衰期為5.27a,使用一定時間后,當其活度不能滿足輻照要求時,便被更換,變成“廢源”,這種廢源的活度仍較高,會給環境帶來嚴重的潛在危害,在包裝、運輸、貯存處理過程中均應嚴格管理。該公司與放射源購入單位簽署了《廢舊放射源預收貯協議》,廢舊放射源由放射源生產單位回收(附件12)。
 、鄯欠派湫怨腆w廢物
  該項目的非放射性固體廢物主要為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為0.5 kg/d,則產生量共計18kg/d,按照老城經濟開發區環衛部門的要求,需集中存放。
  3.6.5 噪聲
  該輻照中心運行過程中噪聲主要來自于輻照室外的排風機,單臺排風機噪聲值約為75dB(A),按照當地環保部門的要求,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降低其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第四章  環評結論及批復意見
  4.1 環評報告主要結論
  4.1.1 產業政策相符性
  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新建鈷-60輻照裝置項目,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第40號令《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本項目屬于國家鼓勵建設的輻照應用技術開發項目,已在海南省澄邁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備案,因此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
  4.1.2 廠址適宜性分析
  本項目所選廠址滿足海南老城經濟開發區規劃要求,交通條件便利,項目周圍無居民、學校等環境敏感點,廠址選擇符合區域環境功能區劃,因此本項目廠址選擇是合理可行的。
  4.1.3 源項分析
  本項目在施工期的主要污染源項為施工揚塵、設備車輛噪聲、建筑垃圾及倒裝源過程中的鈷源產生的γ射線等。運行期污染源項主要為輻照中心運行時產生的γ射線、γ射線致空氣電離輻射產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項目運行時產生的職工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貯源井水處理時產生的廢樹脂、絮凝物以及運行設備產生的噪聲等。
  4.1.4環境現狀結論
  項目周圍的貫穿輻射劑量率均在海南省本底范圍之內。
  大氣環境中的O3和NO2均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二級標準的要求。
  地表水中除項目下游水體中COD和BOD5濃度超標外,其余監測值均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Ⅲ類標準,地下水監測項目中除魯邱村井水中總大腸菌群和細菌總數超標外,其余監測項目均滿足《地下水質量標準》中Ⅲ類標準。
  廠界四周的環境噪聲監測值均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中3類標準中的要求。
  4.1.5環境影響結論
  A 施工期
  施工過程產生的揚塵、建筑垃圾、施工噪聲、施工污水均采取了有效的防治及處置措施,且施工期產生的污染物隨著施工期的結束而消失,因此項目施工期對環境的影響較小,且影響時間較短。裝源過程,由于在輻照室內完成,則對周邊公眾外加輻照劑量影響較小,年最大裝源活度為100萬居里,對工作人員產生的外照射劑量為0.34mSv,小于本項目的5mSv/a的劑量管理目標值。
  B營運期
  當輻照裝置在投入運行后,輻照室外表面30cm處最大透射劑量率為0.52μSv/h;人員通道口和貨物迷道口處的劑量率分別為0.12μSv/h和0.08μSv/h;當源處于正常貯存位時,屏蔽水層上表面處的劑量率為7.21×10-4μSv/h,倒源時屏蔽層上表面處的劑量率為8.76×10-4μSv/h,均低于本項目2.5μSv/h的劑量管理目標值。
  輻照裝置對工作人員的職業照射有效劑量最大值為0.34mSv/a,對公眾產生的有效劑量最大值為5.83×10-4mSv/a,均小于本項目職業照射5mSv/a和公眾照射0.1mSv/a的劑量管理目標值。
  貯源井水采取離子交換樹脂處理,并且循環使用,同時貯源井設置了完善的防滲措施,因此貯源井水在正常生產情況下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項目營運期間產生的生活污水經過廠區化糞池處理后統一排入園區污水管網流入園區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由于本項目產生的生活污水量較少,且經園區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因此項目產生的生活污水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明顯的影響。
  經預測,項目產生的O3、NO2等廢氣經過26m高的排氣筒排放后,最大落地濃度點出現在距離排氣筒122m處,O3最大落地濃度值為3.04×10-3mg/m3,疊加現狀監測值后的空氣濃度為8.30×10-2mg/m3,其濃度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的二級標準:“臭氧小時濃度平均不超過0.20mg/m3”的要求。NO2最大落地濃度值為1.52×10-3mg/m3,疊加現狀監測值后的空氣濃度為8.52×10-3mg/m3,其濃度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的二級標準:“二氧化氮小時平均濃度不應超過0.24mg/m3”的要求。
  放射性廢物均經過統一收集后在水處理間進行暫存,定期運至海南省放射性廢物庫處置;項目產生的非放射性廢物經收集后統一運至顏春嶺垃圾填埋場處置。因此本項目產生的廢物均得到了有效的處置,基本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明顯的影響。
  項目運行設備噪聲,經預測到達廠界的噪聲貢獻值為41.1dB(A),疊加最廠界噪聲監測值后,廠界晝間噪聲值為晝間52dB(A),夜間為48.5dB(A)。均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12348—2008)中3類標準限值要求,且項目周圍無村莊的等噪聲敏感點,因此項目產生的噪聲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明顯的影響。
  本項目設置和制定了完善的事故防治措施和事故應急預案,即使在發生事故時也能夠對事故現場進行及時處理和處置,因此本項目在發生事故時,能夠及時控制事故對環境的影響。
  4.1.6公眾參與
  公眾參與采取兩次公示、一次公眾參與調查方式,均嚴格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進行。兩次公示時間均超過10個有效工作日,公示期間均無反饋意見。
  本次公眾參與共發放調查表5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統計結果顯示,調查對象中絕大多數贊同本項目所采取的輻射防護措施及環境影響減緩措施,表明當地公眾對本項目的積極支持態度。對于不滿意項,建設單位積極采取回訪的方式向公眾講解各種措施的可行性及緩解措施,并取得了不滿意公眾的認可。
  4.1.7 承諾
  本項目嚴格執行工程基本建設程序和“三同時”制度,對重點工程做到精心設計和施工,確保工程質量和發揮設施的功能。
  項目運行時,嚴格執行各項環境保護和輻射防護措施,將項目產生污染對環境和人員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程度。
  嚴格執行項目規定的各項安全和環境管理制度,確保項目的安全穩定運行。
  定期對從事放射性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和監測,并存檔記錄。
  4.2 環評報告批復意見
  見附件1 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文件瓊土環資審字【2010】411號,主要內容摘錄如下:
  一項目位于海南老城經濟開發區南一環路北側,建設內容為新建一座裝源容量200萬居里的動態輻照裝置。
  二項目設計、建設和運行中認真落實環評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輻照裝置按照國家相關標準、規范和環保部門有關要求進行設計、建設、運行和管理,職業工作人員和公眾的附加劑量分別控制在5 、0.1 mSv/a以內,屏蔽體及迷道口劑量率不超過2.5μSv/h,貯源井水60Co濃度控制在10 Bq/l以下。
  輻射安全設施應符合縱深防御的原則,安全聯鎖裝置應符合冗余性(多重型)、多樣性、獨立性要求,并滿足相關標準、規范要求。
  建立輻射防護與安全管理組織機構,關鍵崗位配備注冊核安全工程師,建立完善的制度,配備必要的儀器和防護用品,輻射工作人員經國家級培訓持證上崗,加強輻照裝置日常檢查、維修,開展個人劑量監測、場所監測,監測記錄存檔。
  加強施工期間環境管理,控制施工揚塵、噪聲,確保建筑、生活污水達標排放;加強施工監理,確保輻照室、貯源井按要求施工。
  貯源水井的pH、Cl-、電導率監測頻次不小于每半年1次。
  周圍環境臭氧、氮氧化物濃度符合GB3095-1996《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要求。
  廠界噪聲符合GB12348-2008《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3類標準。
  放射源運輸按規定進行,使用期限不超過設計使用期限,退役放射源由供應商回收處理,被放射性污染的器物按國家規定處理處置。
  項目建設執行‘三同時’制度,向環境保護部辦理輻射安全許可證,試生產前申請,取得同意后方可進行,試生產起3月內(海南國土環境資源廳)申請竣工驗收。
  批復下達之日起5年內建設有效,重大變更重新報批環評文件。
  4.3 環評報告審批意見執行情況
  2015年例行監督報告執行情況:
  2015年2月28日,環境保護部華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對海南省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輻射安全與防護情況開展核與輻射安全專項檢查及2015年上半年例行監督(督查報告見附件。督查報告要求及該公司整改如下:
第五章  驗收執行標準
  具體驗收執行標準情況如下:
第六章  環境監測
  本次對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環境監測分為以下四部分進行:輻射環境監測、工作場所監測、環境監測和個人劑量監測。
  6.1 輻射環境監測
  輻射環境監測是對該項目可能引起影響的區域進行監測,對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鈷-60輻照裝置項目,輻射環境包括廠區及敏感點(廠界、廠區、廢品回收站、馬路、包裝廠)。
  監測點位分布按照《輻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 61-2001)(以下引用標準原文),
  表9:含貯源水井的輻照裝置環境監測:
                         6.1.1監測項目及頻次
廠界噪聲測量點位分布示意圖如下:
廠區輻射劑量率監測點位分布示意圖:
  6.2 工作場所監測
  工作場所監測包括輻照裝置周圍環境γ劑量率監測、工作場所表面污染監測、貯源井水監測。
  6.2.1監測項目及頻次
  注:由我中心取樣,委托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測試,監測方法由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依據國家相關標準制定,在報告中注明。
  6.2.2取樣及測量方法
  土壤樣品根據《輻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61-2001),在浙達輻照公司周圍去表層土,采用梅花型布點進行采樣,經多點采集的土壤除去石塊、草根等雜物,混合后取2-3公斤裝在雙層塑料袋中密封。
  池塘水樣按《輻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61-2001),采樣前用池塘水清洗塑料桶三次,然后采集2天的水進行混合后用塑料桶存放,送廣東省環境輻射監測中心粵西分部進行監測。
  輻射劑量率測量點位分布示意圖如下:
  6.3 環境監測
  環境監測包括輻照室臭氧、氮氧化物等。
  6.3.1 監測項目及頻次
  *: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進行,監測方法由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依據相關標準制定(監測方法見監測報告)。
  6.4 個人劑量監測
  個人劑量監測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輻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委托?谑新殬I病防治所進行。
  6.5 監測儀器及監測方法
  6.6監測質量保證
  質量保證是對監測結果提供足夠置信度所必須的有計劃和有系統的措施,是整個監測過程中的全面質量管理,是保證樣品具有代表性和完整性,測量結果具有良好的重復性和再現性的管理過程。
  本次調查監測過程中,我們在各個工作環節,將采取以下相應質保措施。
  6.6.1 組織管理
  組成項目組,由具有技術專長和較有經驗的人員擔任項目負責人。在單位質保體系的控制下,完成樣品的采集、分析和測量工作。
  工作人員經過培訓、考核,持有上崗證,能勝任所擔負的工作。
  本項目的負責人為鄧飛、程曉波
  鄧飛:男,中山大學碩士研究生,1999年至廣東省環境輻射研究監測中心工作,2004年取得環評上崗證(B28280015),2005年取得高級工程師資格,2007年取得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證書編號:0006773,登記證編號:B28280051300,登記類別:核工業類環境影響評價)。
  程曉波:男,中山大學碩士研究生,2008年至廣東省環境輻射監測中心,2011年取得中級工程師資格,2013年9月取得注冊核安全工程師資格,資格證書編號:00002934。
  6.6.2 質量控制措施
  a.環境γ輻射劑量測量使用的6150AD A X-γ環境γ劑量率儀,經廣東省輻射劑量計量鑒定站檢定合格。利用檢驗源對儀器的穩定性進檢驗。
  b.水體中放射性核素濃度分析質控措施。本次監測工作中各種核素濃度的量值可追溯到國家計量部門。
  c.土壤樣品中放射性核素分析質控措施。使用高純鍺γ譜儀,采用國家計量院提供的參考源進行刻度,具有可溯源性。
  6.6.3 數據記錄和處理
  每個樣品從采樣、預處理、分析測量到計算結果的全過程,都按規范要求進行詳細、準確的記錄。數據處理按規范要求對計算方法、原始數據、計算結果進行審核。
  6.7 監測結果
  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污染物主要有γ輻射、β表面污染、噪聲、貯源井水、臭氧和氮氧化物等。根據驗收監測方案,廣東省環境輻射監測中心負責輻射和噪聲類項目監測、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對該臭氧和氮氧化物項目監測。
  2015年1月,廣東省環境輻射監測中心工作人員對該項目的環境γ劑量率、β表面污染水平、噪聲、進行了現場監測,并且對該項目貯源井水進行采樣。
  2015年1月,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對該項目的臭氧和氮氧化物進行采樣。
  廣東省環境輻射監測中心、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和海南職業病防治所對該項目進行輻射環境監測、工作場所監測、環境監測和個人劑量監測。
  6.7.1 輻射環境監測結果
  輻射環境監測是對該項目可能引起影響的區域進行監測,對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鈷-60輻照裝置項目,輻射環境包括廠區及敏感點(廠界、廠區、廢品回收站、馬路、包裝廠),監測內容為環境γ輻射劑量率和噪聲。
  6.7.1.1 輻射劑量率監測結果
  輻照室周圍輻射劑量率監測結果如下:
  注:監測時探頭距地面的高度為1.2m,升源高度為正常輻照高度。
  監測結果顯示,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輻照室周圍輻射劑量率監測結果見表1,輻照室周圍輻射劑量率變化最大的測點位于南墻(男廁所),降源時該點的輻射劑量率平均值是112nGy/h,升源時該點的輻射劑量率平均值是122nGy/h。東墻南側升源前的輻射劑量率91nGy/h,升源時的輻射劑量率平均值是101nGy/h。
  該公司輻照裝置周圍的環境γ劑量率監測結果滿足《水池貯源型γ輻射裝置設計安全準則》(GB17279-2008)的要求。
  廠界及周圍敏感點輻射劑量率監測結果
  該公司廠界、廠區、敏感點等處的輻射劑量率最大值位于辦公樓大廳,輻射劑量率平均值為91nGy/h。
  本次監測結果與《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鈷-60輻照裝置環境影響報告書》(項目建設前的輻射劑量率范圍為21.5nGy/h~94.5nGy/h)比較,沒有明顯變化。根據《中國環境天然放射性水平》(1995年),海南地區天然貫穿輻射劑量率室外本底值為89.3nGy/h,室內本底值為126.5nGy/h,因此該項目輻射劑量率監測結果在本底范圍之內。
  6.7.1.2 廠界噪聲監測結果
  由于公司廠大門外有一條馬路,對廠界噪聲有較大影響,因此在測量對道路上有車輛經過和無車輛經過的情況均進行了監測。
  在無車輛經過時(無外界干擾時)2015年1月13日晝間的最大值位于北圍墻東側,該處的連續等效噪聲為62dB(A),夜間最大的噪聲測量點位于北圍墻西側,該處的連續等效噪聲為64dB(A)。
  1月13日夜間的噪聲超標,噪聲超標原因分析:該公司加大的抽風機的風量,由設計13000m3/h(2臺風機)改為30000m3/h(4臺風機),導致出風口風速過大,并且在排風口上面安裝了防止雨水進入排氣筒的擋板,抽風機抽出的風擊打在擋板上,造成噪聲超標。該公司于1月14日拆除了排氣筒頂上的擋板。
  1月14日,該公司廠界噪聲晝間最大的噪聲位于北圍墻東側,該處的連續等效噪聲為59dB(A),夜間最大的噪聲位于北圍墻東側,該處的連續等效噪聲為54dB(A)。
  1月15日晝間該公司廠界噪聲最大值位于東圍墻南,該處的連續等效噪聲為59dB(A),夜間最大的噪聲位于南圍墻西和北圍墻東,這兩處的噪聲均為52dB(A);晝間廠界噪聲最大值位于東圍墻南,該處的連續等效噪聲59dB(A)。
  該公司在拆除排氣筒頂上的擋板后,在無車輛經過的情況下廠界噪聲監測結果滿足《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GB12348-2008)廠界噪聲標準(III類,晝間:65dB(A);夜間:55dB(A))。
  6.7.1.3 β表面污染監測結果
  依照《60Co輻照裝置的輻射防護與安全標準》(GB10252-2009)有關輻射照射與污染控制的要求,對本輻照裝置運源道路b表面污染進行測量,監測結果如下:
  監測結果表明,該輻照裝置運源道路的β表面污染監測結果均低于0.07 Bq/cm2,滿足《鈷-60輻照裝置的輻射防護與安全標準》(GB10252-2009)的要求。
  6.7.1.4 貯源井水監測結果
  2015年1月14日對該輻照裝置貯源井水采樣,送廣東省環境輻射監測中心進行樣品分析,分析結果如下:
  貯源井水監測結果顯示,該輻照中心貯源井水中60Co小于2.4mBq/m3,結果滿足 《γ輻照裝置設計建造和使用規范》(GB17568-2008)(水井貯存式γ輻照裝置,貯源井水所含鈷-60等放射性污染物質應控制在10Bq/L以下)。
  2015年1月14日,對該輻照裝置貯源水井進行采樣,將樣品送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進行pH值、氯離子、電導率進行監測,監測結果如下:
  監測結果顯示,該輻照裝置貯源井水的pH值為6.69,電導率為5.67μS/cm,氯離子濃度為0.38mg/L,該輻照裝置的貯源井水電導率和氯離子濃度滿足《γ輻照裝置設計建造和使用規范》(GB17568-2008)的要求(電導率:1μm~10μS/cm,氯離子濃度:1×10-6)。
  6.7.1.5 土壤中放射性核素60Co監測結果
  2015年1月14日,對該輻照裝置周圍土壤進行采樣,采樣方法參照標準《輻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61-2001)在輻照室周圍采取表土(0-5cm),樣品分析結果如下:
  監測結果顯示,該輻照中心輻照室周圍土壤中60Co的比活度均小于儀器探測限。
  6.7.2 環境監測結果
  2015年2月2日-3日,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對該輻照裝置周圍臭氧和氮氧化物進行監測,監測結果顯示:
  注:一時段是8:00-9:00,二時段是11:00-12:00,三時段是14:00-15:00。
  監測結果顯示,該輻照中心輻照室內氮氧化物濃度最高為0.018 mg/m3,輻照室內臭氧最大值為0.068 mg/m3。
  該輻照裝置項目臭氧和氮氧化物監測結果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的要求(環境空氣質量 二級標準:O3,0.20mg/m3;NOX,0.24mg/m3)。
  6.7.3 個人劑量監測結果
  個人劑量監測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個人劑量監測由?谑新殬I病防治所進行。
  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提供了2014年9月到2014年11月的個人劑量監測報告(?诼殬I病防治所,編號(NO.)海放檢字FG2014-038),監測結果顯示,該公司輻射工作人員在此期間受照劑量最高的為XXX,受照劑量為0.025mSv,據此推算,該工作人員年受照劑量為0.10mSv。
  該公司輻照室周圍輻射劑量率變化最大的測點位于南墻(男廁所),降源時該點的輻射劑量率平均值是112nGy/h,升源時該點的輻射劑量率平均值是122nGy/h,按照每年工作2000小時,取公眾在此地的停留因子為1/8,則公眾估算年受照劑量為2.5μSv。
  該公司輻射工作人員年受照劑量和工作估算年受照劑量監測結果滿足《γ輻照裝置設計建造和使用規范》(GB17568-2008)的要求(放射工作人員與源相關的個人有效年劑量不大于5mSv,公眾與源相關的個人年有效劑量不大于0.1mSv)。
  6.7.4 小結
  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輻照裝置周圍的環境γ劑量率監測結果滿足《水池貯源型γ輻射裝置設計安全準則》(GB17279-2008)的要求。
  廠界周圍及敏感點的輻射劑量率監測結果與《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鈷-60輻照裝置環境影響報告書》(項目建設前的輻射劑量率范圍為21.5nGy/h~94.5nGy/h)比較,沒有明顯變化。根據《中國環境天然放射性水平》(1995年),海南地區天然貫穿輻射劑量率室外本底值為89.3nGy/h,室內本底值為126.5nGy/h,因此該項目輻射劑量率監測結果在本底范圍之內。
  該公司在拆除排氣筒頂上的擋板后,在無車輛經過的情況下廠界噪聲監測結果滿足《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GB12348-2008)廠界噪聲標準(III類,晝間:65dB(A);夜間:55dB(A))。
  該輻照裝置的貯源井水電導率和氯離子濃度滿足《γ輻照裝置設計建造和使用規范》(GB17568-2008)的要求(電導率,1μm~10μS/cm,氯離子濃度,1×10-6)。
  該輻照裝置輻照室周圍土壤中60Co的比活度均小于儀器探測限。
  該輻照裝置項目臭氧和氮氧化物監測結果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的要求(環境空氣質量 二級標準:O3,0.20mg/m3;NOX,0.24mg/m3)。
  該公司輻射工作人員年受照劑量和工作估算年受照劑量監測結果滿足《γ輻照裝置設計建造和使用規范》(GB17568-2008)的要求(放射工作人員與源相關的個人有效年劑量不大于5mSv,公眾與源相關的個人年有效劑量不大于0.1mSv)。
第七章  污染防治措施
  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鈷-60輻照裝置項目的污染物主要有γ輻射、β表面污染、噪聲、貯源井水、臭氧和氮氧化物等。
  該公司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建設輻照室,安裝多道連鎖裝置,配備監測儀器,在工作場所安裝電離輻射警示標志,對輻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為輻射工作人員配置個人劑量計并定期送檢,制度各種規章制度,制定應急預案等等污染防治措施。
  7.1 輻照室輻射防護措施
  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輻照室的輻射防護上采取了以下措施:按照國家相關標準設計和建造輻照室;室內加裝抽風機降低輻照室的臭氧和氮氧化物;配備貯源井水處理系統;由供應商回收廢舊放射源;設置多道安全聯鎖裝置;配備相關的監測儀器,制訂了詳細的監測計劃并按計劃進行實時;對輻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做到持證上崗;在輻照室周圍張貼電離輻射警示標志;成立輻射防護機構;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制度詳細的應急制度和事故報告制度。
  7.1.1  輻照室建設情況
  輻照裝置運行過程中產生γ射線,輻照中心采取屏蔽措施來減少γ射線對周圍環境及相關人員的影響。本項目輻照室的屏蔽主要包括屏蔽墻、迷道散射、貯源水井等。
  輻照室由源室、迷道和貯源水井組成,室內設有人員通道和貨物迷道。輻照室空間長15m,寬10m,高4.8m,貨物迷道寬1.65m,人員通道寬1.0m。屏蔽墻采用比重為2.35g/cm3的混凝土,四周主屏蔽墻厚2.2m,人員通道外墻厚0.8m,輻照室北側貨物迷道兩側混凝土墻總厚度為2.2m,控制室前的貨物迷道外墻厚0.6m,屋頂厚2m,輻照室平面圖如下:
  倒源、裝源、換源等操作均在貯源水井中進行,貯源水井為方形水井,井口長3.6m,寬2.5m,井深7.5m,井內采用去離子水作為放射源的屏蔽層,貯存位板源架中心距離水面距離為4.85m。貯源水井四周為采用3mm厚的不銹鋼井襯,底部采用5mm厚的不銹鋼井襯,井襯外為400mm的混凝土防滲層,以防止井水滲漏。儲源水井裝有活動蓋板及護源架。
  7.1.2 輻照室內排風
  通過設置送風量小于排風量,使得輻照室內相對操作大廳為負壓,使由γ射線致空氣電離輻射產生的O3、NOX及輻照分解產物不會逸至操作大廳。輻照室內的污染氣體通過排風管道排至風機房,再經排氣筒排至室外。
  ●排風系統參數如下:
  排氣筒幾何高度為26m,實際集合高度為20m;
  計劃安裝2臺排風機,單臺排風機的排風量為13000m3/h,每小時換氣次數為25次;實際安裝4臺抽風機,每臺抽氣速率為30000m3,正常情況下使用2臺,另外2臺為備用風機。
  ●排氣筒
  計劃修建排氣筒高度為26m,原建高度為20m,2015年4月增加至26m,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新污染源排氣筒一般不低于15m”的要求,且擬建項目排氣筒高于周邊建筑物5m,便于排出氣體的擴散。
  停止輻照生產時降源后通風系統仍運行5 分鐘。此間有連鎖保證迷道安全門在未達到5 分鐘時不會被鑰匙打開。
  7.1.3去離子水處理系統
  水凈化系統采用反滲透工藝,該系統由機械過濾器、有機物凈化器、精密過濾器、高壓泵、反滲透組成。反滲透制取源井水工藝流程如下:
  市供自來水→電磁閥→原水箱→原水泵→機械過濾器→有機物凈化器→10μ精密過濾器→1μ精密過濾器→高壓泵→反滲透裝置→源井
  主要是將原水中對工藝產品有害的懸浮物質及揮發性物質等減少,延長系統及離子交換樹脂的工作周期,提高產品質量,減少酸、堿等材料消耗。經處理后的原水水質參數:電導率1~10μS/cm,氯(Cl-)離子含量不大于1×10-6,pH值為5.5~8.5。

  井水循環系統
  井水循環系統主要是定期對貯源井水進行自過濾,其工藝流程與水處理系統相似,不同之處在于用自吸泵吸取源井中的水進入原水泵中進行處理。
  貯源井水采用去離子水,貯源井中的水通過去離子單元不斷循環,離子交換樹脂除去水中的各種離子,以維持較低的電導率。
  在運行期間,每半年對水樣做放射性檢測。
  為防止貯源井水的外滲,井襯采用40cm厚的混凝土結構,內襯采用3mm的不銹鋼,并在加工時通過三套方法探傷,保證了去離子水不會滲漏
 、劬晃廴镜奶幚泶胧
  鈷源為雙層不銹鋼包殼 出廠前已經過嚴密的探漏檢查 破裂的可能性極小。但為了確保安全,在裝源前,應事先對鉛罐的表面劑量進行測定,并對鉛罐中的放射源作注水檢查,只有在確認符合安全標準后進行放射源裝載操作。
  在水處理間設置了固定式劑量探頭,一旦工作人員發現超過允許劑量水平,應立即將所有源棒裝入鉛罐進行檢查,F場檢查圖片如下:
  7.2安全聯鎖裝置
  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按照《γ輻照裝置設計建造和使用規范》(GB17568-2008)的要求,按照縱深防御、冗余性、多元性和獨立性等原則設置輻射安全保護與聯鎖系統,主要目的是防止由于信號失常、人為因素等原因導致:
  1)升源時有人誤留在輻照室;
  2)輻照期間有人誤入輻照室;.
  3)降源時放射源未降到貯存位置;
  4)水井水位過低導致屏蔽厚度不足;
  5)其它異常情況。
  該系統設置了多重聯鎖保護,除必要的鑰匙開關與便攜式γ劑量率儀緊密地聯結在一起,同時作為必須的啟動升源和允許升源的條件之外,其他主要安全聯鎖內容如下:
  巡檢(無人復位開關)與源聯鎖;
  求救拉線緊急止動保護與源聯鎖;
  應急開關按鈕與源、門聯鎖;
  三道光電防止人員誤入保護系統與源聯鎖;
  貨物迷道口積放吊具占位防止人員誤入保護與源聯鎖;
  人員通道門與源聯鎖;
  輻照室及迷道照明與源聯鎖;
  水井水位監控與源、門聯鎖;
  源板提升鋼絲繩松脫報警保護;
  停電自動降源保護;
  劑量聯鎖保護;
  便攜式γ劑量率儀+鑰匙開關與源聯鎖;
  懸掛鏈系統與源提升裝置的聯鎖;
  通風系統與源的聯鎖;
  煙霧報警與源的聯鎖;
  火災報警與源的聯鎖。
  其用途主要是防止鈷源誤升、源在輻照狀態下人員誤入、被輻照物品輻照質量保證和裝置運行狀況監控等,F場檢查圖片如下:
  7.2.1輻照室貨物出入口及人員出入口的控制系統
 。1)輻照室出入口上方顯著位置設有輻照室工作狀態的指示燈以及LED顯示屏。當源處在貯存位時綠色燈亮,工作人員可以進入輻照室。當源在工作位時紅色燈亮,警示人員不可進入輻照室。
 。2)貨物迷道出入口采用吊具堵門,防止人員誤入。
 。3)放射源降至貯存位置,且通風時間到以及監測儀器無低閾報警信號,人員通道門方可打開(要求操作人員持和鑰匙栓在一起的便攜式γ劑量率儀進入)。
 。4)人員出入口和貨物通道口的迷道內均設有三道防人光電保護裝置。源在工作位時,一道光電被遮擋,系統會報警,當第二、三道光電被遮擋時,系統在報警的同時,實現緊急降源。
 。5)在貨物迷道出口及靠近輻照室迷道口處分別設1個劑量儀表的探頭,能夠實現“高、低閾”報警,并與門禁系統聯鎖。在輻照裝置運行時,如果劑量儀表高閾報警,說明傳輸系統有可能將放射源帶出,此時控制系統將立即停止貨物傳輸系統的運行,防止鈷源帶出屏蔽體而發生人員意外受照事故。如果劑量儀表低閾報警,說明放射源沒有降至儲存位置,從而使迷道內輻射水平異常。此時,人員通道門將無法打開,目的是防止人員進入而受照。
  安全聯鎖檢查情況如下:
  7.2.2 放射源升降源聯鎖控制系統
 。1)升源前的準備
  操作人員佩戴個人劑量計及攜帶經校驗源校驗的便攜式γ劑量率儀通過人員通道進入輻照室內巡視,檢查室內有無逗留人員,在無逗留人員情況下,依次按下無人按鈕,此時發出語音提示,輻照室及迷道內照明熄滅,操作人員退出輻照室,關閉人員通道門,返回控制室,啟動通風系統,將升源鑰匙轉到聯通的位置,進入升源過程。
 。2)升源保證條件
  升源保證條件是開啟通風、水井水位正常、固定劑量儀有效開啟,巡檢到位并啟動無人復位開關、拉線開關未動作、光電系統無故障顯示、機械及其它聯鎖系統運轉正常。
  鈷源提升必須執行的程序條件:在語音提示響后,按先后順序關閉燈光,然后將人員通道門關閉到位。在上述所有條件充分滿足的情況下,將與便攜式γ劑量率儀相串接的鑰匙與控制臺連接并啟動,允許升源指示燈亮時方可實施升源。
  該裝置正常運行的安全聯鎖示意圖如下,系統要求以下的所有的聯鎖條件同時滿足時,才能提升放射源。
 。3)升源操作
  操作人員按控制臺上的按鈕實施升源,此時各種聯鎖保護均自動投入,源提升到位,啟動懸掛式輸送設備實施對物品進行輻照。
 。4)降源控制
  1)正常降源控制
  l一次輻照工藝完成后需降源時,按控制臺上降源按鈕,源下降。下降過程中,控制臺上、迷道門口源位指示燈有相應的指示,LED顯示屏顯示“源在下降禁止進入”。
  l源降至儲存位后停止下降,控制臺上和迷道門口源位指示燈有相應的指示,電視監視器顯示源提升裝置源架位置,輻射劑量監控儀指示均表明源架在儲存位。
  2)緊急降源
  緊急降源時指在升源或輻照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時,系統降源到儲源位置的控制?捎刹僮魅藛T手動發出,也可由系統自動發出。無論采用何種方式,此功能一旦啟動將無條件降源。
  在下列情況之一時,系統自動將啟動緊急降源程序:
  拉線開關動作,有人誤留;
  迷道內光電開關2、3道動作,有人誤入迷道;
  吊具堵門失;
  源未在儲存位,人員通道門被強行打開;
  迷道內應急開門按鈕動作;
  源井水位低于下警戒線;
  控制臺上固定式輻照劑量監測儀故障、高閾報警檢測到劑量異常(包括貯源井水劑量異常);
  煙霧報警;
  源未在儲存位,通風系統故障;
  斷電;
  懸掛鏈運行故障。
  升降源安全聯鎖保護系統程序圖如下:
  7.2.3 源在提升前防止人員誤留和一旦出現人員誤留情況的安全聯鎖
 。1)在輻照室內設置5個無人按鈕,升源前值班人員進入輻照室分別按順序按無人按鈕,檢查無人,燈滅。值班檢查人員退出輻照室,才有條件升源。如果漏巡、漏按一個無人復位開關,均不能升源;
 。2)利用輻照室及貨物通道照明的關閉驅使誤入人員撤出輻照室及貨物通道;
 。3)利用啟動語音提示從聽覺上提示誤入人員撤離;
 。4)利用人行通道照明的關閉驅使誤入人員撤出人行通道;
 。5)在輻照室內四壁和迷道設置拉線開關,升源前一旦有人誤留,可利用拉線開關裝置終止升源程序的操作;在升源過程中,一旦有人誤留并拉動拉線開關,立即降源的同時,打開所有照明并開啟人員通道門。
 。6)為防止無關人員尾隨值班人員進入輻照室,用TV監視探頭(可以保存一段時間)監視,值班員回到控制室查看確定無人尾隨方可啟動升源按鈕。
  7.2.4  源在輻照狀態下防止人員誤入輻照室設置的安全聯鎖
 。1)設置電視監控系統隨時監控輻照室出入口處人員活動情況;
 。2)在貨物迷道口處設有吊具堵門系統,吊具的邊隙空間很小不足以過人。
 。3)人行通道門內分別設置三道光電聯鎖系統,第一道光電報警不降源,第二、三光電既報警又降源。
 。4)燈光控制,源在工作位置時,輻照室和迷道燈無法開亮,從視覺上控制人員的進入。
 。5)在人員通道出入口處設置緊急開門按鈕,誤留在輻照室人員可以按此按鈕,人員通道門可以打開。
  7.2.5 水井水位、通風、火警、鑰匙開關與源的聯鎖
  水井水位、通風、火警、鑰匙開關聯鎖條件的滿足是啟動升源的必備條件,同時也是事故條款。源在輻照狀態下一旦出現如水井水位過低、風機停止、煙霧報警及鑰匙開關從控制臺上取下任一現象,均自動降源并報警。
  7.2.6 劑量與源、懸掛鏈及水處理設備的聯鎖
  此裝置設計了劑量安全聯鎖裝置,方式是在貨物迷道出口及靠近輻照室迷道口處分別兩端分別安裝一個劑量探頭,該探頭與控制臺上的數字式固定γ報警儀連接,利用儀器在各通道分別設置劑量低閾報警和高閾報警。利用劑量低閾報警以期實現降源后對源位實施真實的劑量監控,降源后如果存在低閾報警,將不能開啟人員通道門及照明,利用劑量高閾報警以期實現貨物在輻照中對概率很小的,可能源被載物箱帶出的可能進行預防性的監控,一旦發生該情況可實現立即停止懸掛鏈運轉并降源。
  在水處理設備上安裝劑量探頭,用于監控井水循環時的射線照射水平,并設置低閾報警,一旦在水循環處理中出現報警,即停止水處理設備的運轉,以防止水處理間形成高劑量場,造成環境射線的環境危害。
  鈷源聯鎖裝置安裝示意圖如下:
  7.2.7 開啟輻照室及通道照明和人員通道門的必要條件
  在輻照過程中,輻照室及通道照明鎖定在關閉狀態,在光線上限制了人員進入的可能,人員通道門處于關閉狀態。開啟的必要條件是:劑量探頭無低閾劑量報警及源在下限限位開關動作,同時還將與鑰匙開關連接的便攜式γ劑量率儀從控制臺上取下,用此鑰匙去開門。
  7.2.8  防止人員意外輻照與一般事故安全聯鎖系統
  固定式劑量監測儀表監測與報警;
  升源前操作人員必須進輻照室巡視,順序操作無人按鈕;
  迷道和輻照室內設有拉線開關;
  人員通道口門內設有緊急開門按鈕;
  控制臺上設有緊急止動按鈕;
  設有貯源井水位監測報警與補水系統;
  火災報警與自動降源聯鎖;
  停電自動降源,并配置不間斷電源;
  設有便攜式儀表校驗源,校驗便攜式儀表工作是否正常。
  7.2.9 故障安全聯鎖
 。1)傳輸系統故障,當傳輸系統出現過載和斷鏈時報警停運、降源。
 。2)源升降系統故障
  源架迫降——脫鉤裝置
  由于某種原因,提升源架的鋼絲繩受阻時將迫降機構的重錘落下,迫使源架脫離牽引鋼絲繩的鉤子,使源架回落到貯源水井的底部安全位置。
  鋼絲繩松弛——報警裝置
  鋼絲繩松弛報警裝置,在源架牽引鋼絲繩釋放位置裝設鋼絲繩松弛報警裝置,當源架受阻時,鋼絲繩必須松弛,立即報警。
 。3)源超上限保護裝置被觸動源降至貯存位,超下限位保護裝置被觸動則報警。
 。4)強行開門
  吊具堵門,被強制離開堵門位置,源降到貯存位。
  人員通道門被強行打開與源聯鎖,降源到貯存位。
 。5)停電情況下,人員通道門不能打開,源架會自動降到貯存位。
  控制臺設置降源按鈕開關,在任何情況下均可將源降到貯存位,工作人員進入輻照室必須攜帶個人劑量報警儀。在異常情況下通過聯鎖設備降源后,只有在控制臺和聯鎖設備就地復位后,才能按程序重新啟動輻照裝置工作。
  7.2.10 輻射安全系統
  輻射安全系統采用可編程控制器(PLC)完成工控系統,并設置計算機管理功能。輻射安全系統包括輻照室入口控制、源升降聯鎖控制、通風系統管理、貯源水井冷卻系統管理、補水系統管理和事故應急處理系統等。
 。1)輻照室出入口管理
  輻照室出入口設置輻射安全防衛系統,并設置人員通道和貨物迷道。
 、僭谪浳锩缘肋M出口上方顯著位置設有輻射源工作狀態指示柱及LED顯示屏,當源在貯存位時“綠燈”信號燈亮,工作人員可進入輻照室。當有人誤入時會有燈光閃亮和警鈴報警聲,警告工作人員不得進入輻照室或迅速退出輻照室。
 、谌藛T通道門的開啟和關閉由行程開關和電磁鎖協同控制。門鎖與源位聯鎖,源在工作位,門無法從外面打開,任何人不得進入;迷道口采用吊具堵門,在貨物的進口和出口吊具通過時,由抬軌和停止板使推鉤與小車脫開,吊具停止動作。只有當下一吊具到達后,才能帶動停止的吊具前進,之后這個吊具也停在此處。也就是說始終有一個吊具擋在通道口處,而且吊具外側用鐵板封堵,所以人員是無法通過的。本項目的吊具堵門即有機械止動,又有電氣聯鎖。通過機械止動用氣缸帶動封門裝置插在吊具上方兩小車之間,使吊具不能前后移動。通過電氣聯鎖保證即使堵門吊具不在堵門位,則降源報警。在下一個吊具到來并距離停止的吊具約300mm左右時,堵門止動氣缸打開,這個吊具帶走停止的吊具,而后停下。被帶走的吊具離開300mm左右時,堵門止動氣缸關閉。此方案即小于自動開門和關門的距離又降低了自動門頻繁動作造成損壞的可能。
 、墼谌藛T通道內設有三道光電保護開關。當源在工作時,有人闖入通過第一道光電保護開關時,便會發出警鈴聲,并有紅燈報警,警告誤入人員退出。當誤入人員進入第二道或第三道光電保護開關時,便會啟動緊急降源系統,實施降源。
 。2)源升降的聯鎖控制
  升源時為了保障安全生產,板源的提升控制只在控制臺上進行按鈕操作,準備升源時用“升源鎖”的鑰匙(升源鎖和入口門鎖為同一把鑰匙)打開人員通道門鎖進入輻照室并按規定線路巡視檢查,在確認人員已全部撤離后,依次按動設在輻照室與迷道內的復位按鈕,然后出輻照室電磁鎖自動鎖門。操作人員按動控制臺上升源按鈕,開始升源。在上位機隨時顯示板源提升中所處的位置。同時保證源在貯存位、排風系統正常、液壓系統正常、固定式輻射監測亦正常、輻照室內無人按鈕依次復位、拉線開關和迷道閃光電開關正常、貯源水井中水位正常、運輸系統正常、裝卸大廳操作工作已準備好、吊具堵門正常時操作人員才能在控
  制臺上操作升源按鈕,升源的操作過程及聯鎖裝置示意圖如下:
  制臺上操作升源按鈕,升源的操作過程及聯鎖裝置示意圖如下:
 。3)通風系統管理
  人員通道口門與風機是實現聯鎖的。每次升源前手動啟動輻照室內的一臺風機運行。每次降源后,另一臺風機將會自動啟動,以加強排風,運行5min后停止,此時人員通道口門才可以打開。如果加強排風時間不足5min,則人員通道口門無法打開。待加強通風5min后,輻照室內臭氧濃度低于標準限值0.2mg/m3。
  通風系統還可以帶走放射源在工作位置時產生的熱量。停止輻照期間,放射源位于貯存位,保持每天通風半個小時,從而避免井水輻解產生的氫氣累積。
 。4)補水系統管理
  水處理間設有三位液位計,通過連通管與源井連接,以監測井水水位。當水位比正常值低10cm時,水位計會發出信號,通過控制臺控制水處理系統實施自動補水,當補充到正常水位時停止。另外還設有低水位和高水位報警信號并與源升降聯鎖。如果出現水位低于正常值30cm的情況,則水位計發出低水位報警信號,并自動降源,以提醒工作人員檢查水處理系統、貯源井等相關設備、設施,查出失水原因,并解決失水問題。如果源井水位比正常水位高10cm,則水位計發出高水位報警信號,以提醒工作人員檢查補水系統。
 。5)電視監控系統
  在輻照室內裝有移動電視監控系統,監控系統裝在雙向運行軌道小車上(移動速度為5m/min),軌道沿墻壁鋪設,可不受屋頂吊裝物件和地面雜物的影響。監控系統可實現對源架周邊狀況清晰的觀看和錄像。
 。6)源架監視系統
  源架升降間內安裝攝像頭,連接到控制室內的電視監測器上,操作人員從監視器上可觀察液壓升降裝置,判斷源架是否在井底貯存位置。
 。7)輻照室的消防
  考慮到鈷源輻射對電器設備壽命的影響和防火需要,源升降裝置等電氣設備均設在輻照室外,輻照室內除照明、電源插座外,不設任何電氣設備,所以一般不存在引起火災的火種。輻照室內設有火災探測器,萬一有火險發生就會立即報警。
  一旦輻照室內的火災探測器報警,則立即自動降源,同時排風機自動關閉(以免助燃)。
 。8)異常情況下的處理措施
 、偃藛T誤入輻照室的措施
  倘有人員誤入迷道,則會觸動防人光電(人員通道入口設3道光電裝置,光電高度均為300mm),隨即導致自動降源,輸送系統停止運行。此外,沿輻照室的墻壁上還設有拉線開關,其高度為1.2m,萬一升源時有人滯留在輻照室內 當其聽到報警鈴聲后可迅速拉動拉線開關,以終止升源操作。人員通道口門內設有緊急開門按鈕,緊急開門按鈕與源升降系統聯鎖。如果按動應急開門按鈕,則會降源或終止升源。
 、诨馂膱缶
  萬一輻照室著火,與降源裝置聯鎖的煙霧報警裝置會報警,系統將自動降源,同時自動停止輻照室內的通風。輻照室內著火,鈷源自動降到井底,由于鈷源密封在不銹鋼雙層包殼內,輻照室內一般可燃性物質的灼燒溫度不會使鈷源包殼破壞而造成輻照室內放射性污染。
 、弁k娮詣咏翟
  本系統設有停電自動降源系統,一旦發生停電液壓升降機自動降源,用以防止失電狀態下電氣安全聯鎖失靈造成照射事故和物品超劑量照射;系統同時在控制室內設有UPS電源,當停電時可提供半小時電能,一旦停電,將自動切入,源架可自動降到貯存位,工作人員可觀測板源架是否降至貯存位。
 、芫o急照明
  在輻照室、迷道、控制室、操作大廳、源升降設備間內部都備有緊急照明設備,以供停電時臨時使用(應急照明燈)。
 、菟粓缶
  儲源井的井壁混凝土厚度達400mm并做防滲處理,水井內裝不銹鋼內襯,內襯經過嚴格檢漏,原則上不會出現滲漏現象。為防止諸如揮發等原因造成井水屏蔽層的減小,貯源井內安裝水位報警儀,水位降至一定位置(低于設定水位10cm)即開始自動補水,如果繼續下降超出30cm,將發出警報并降源。同時為防止射線對水位感應元件和線纜的損壞,采用連通管形式把水位等高線引到水處理間用于信號獲取。
 、蘧o急止動按鈕
  在控制臺上設有緊急止動按鈕,當發現裝卸有誤或發生其它緊急情況時,可按此鈕使輸送系統停止運行,源自動降到貯存位。
 、邍娏芟到y
  輻照室內設有噴淋系統,在吊具積放區的上方設有12個下垂標準開式噴頭,噴頭的有效保護范圍為9m×4.7m×3m,可覆蓋輻照室內的吊具積放區。當確認出現火災時,人工啟動輻照室外配水干管閥門。
  安全聯鎖裝置檢查
  7.3 輻射標識
  為了避免無關人員進入輻照區,在輻照室、已輻照產品操作區門口、待輻照產品門口及其它明顯位置,設置了符合國家標準規定的帶有輻射符號的警告標志牌。
  7.4輻射監測儀器
  7.5輻射工作場所分區
  根據GB18871-2002的要求,本項目將輻射工作場所分為控制區、監督區,輻射工作場所分區圖如下:
  控制區:輻照室屏蔽回路外端入口以內的所有區域。在此區工作的人員必須嚴格遵守規定的防護和安全操作規程。輻照室的入口處設置有明顯的放射性警告標志,并設置防止人員誤入輻照室的控制措施。
  監督區:控制室、輔助用房以及輻照室回路入口以外的輻照操作大廳。
  7.6 劑量儀表檢驗
  在人員通道口旁邊,裝有一小檢驗源,當人員要進入輻照室時,先將所佩戴的計量儀表放在該源前校驗,以確定儀表工作是否正常。
  7.7個人輻射防護措施
  1、工作人員工作時間內穿戴工作服和勞動保護用品,佩戴個人劑量計。
  2、該公司制定了相關的規章制度,制度規定:在檢修和更換設備時,先對設備進行擦拭、清洗。保持工作場所的清潔與整齊,設備、地面和墻面被污染后要及時去污。在工作場所不得進食、吸煙和存放食品,輻射工作人員飲食前必須洗手、漱口。
  3、對輻射場所工作人員的受照劑量進行監督、定期監測,并記錄工作人員的受照劑量,長期保存。
  4、職業照射工作人員,上崗前經過業務培訓,具備相應的輻射防護的專業知識。工作過程中,要提高工作人員的防范意識,通過時間屏蔽、距離屏蔽,縮短受照時間,合理降低受照劑量。
  7.8防卡源事故的專項技術方案
  根據國家環境保護部辦公廳函《關于開展輻照裝置卡源故障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環辦函【2009】1277號)和《輻照裝置卡源故障專項整治技術要求(試行)》(環辦函【2010】662號)的要求,該公司在防卡源上采取了以下措施:
  7.8.1 防止卡源措施
 。1)增設護欄護罩
  輻照裝置防護欄系統采用護源罩加護欄的雙重保護方案,護攔由立柱和護管連接組成。立柱上端與預埋結構鏈焊接而成,立柱下端與地面固定,立柱兩側分別安裝四組矩形管。當貨柜門沒關到位或變形,貨物首先碰到防護欄而不至于碰到護源罩,起到保護護源罩的作用,從而保證板源架的正常的升降。
 。2)增設輻照箱防開門檢測裝置
  輻照箱門鎖為軸插銷形式,并安裝機械式觸頭行程開關,主要用于檢測門是否落鎖。門是否關閉到位由光電系統檢測,如果二系統任一發出報警信號,位于前方的停止器不能打開放箱,同時將自動降源并報警,從而保證事故輻照貨箱無法進入輻照室。
 。3)增設鈷源段導向定位裝置
  在板源架兩側分別設有4m的導軌,在貨柜靠近輻射源時提前進入導軌,并對運行過程中的每個貨柜進行定位,從而保證貨柜在輻射源兩側輻照過程中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
 。4)增設源架護罩防撞監測報警裝置
  在靠近源架護欄位置新增兩套拉線監測輻照箱門報警裝置,如果出現輻照箱門打開或貨箱變形等情況,則在輻照貨箱門撞擊源架護罩之前,監測輻照箱門報警系統自動報警,源架將立即自動下降到安全位,同時輻照貨箱自動運行程序立即停止,源護罩防撞監測報警裝置如下。
(5)防止鋼絲繩脫槽措施
在提升鋼絲繩的主滑輪安裝防鋼絲繩脫槽擋板,示意圖如下
現場檢查情況:
  7.8.2輻照室內移動電視監控系統
 。1)監控系統的軌道、驅動、照明及電纜等結構
  軌道小車運動控制采用電機驅動絞車收放線同時帶動小車移動方式運行,移動小車的運動速度5m/min。運動小車可以雙向運動,前后分別由電纜和鋼絲繩拖拽。電纜為普通多芯抗拉電纜,堅實可靠,即使出現破損也可以在收儲位快速及時更換。小車收儲時僅有鋼絲繩及相關金屬組件滯留在輻照室和迷道,可確保線纜不會因為長期輻照受到損傷。
  移動小車由工作臺、滾動輪、導向輪、牽引鋼絲繩等組成。
 。2)描述軌道系統的安裝位置、攝像系統的可拍攝范圍、拍攝角度的調整方式。
  軌道為立式帶形軌道,沿墻壁鋪設,不受房頂吊裝物件和地面雜物的影響;彎道結構上的限位滑輪組設計,有效的保證了鋼絲繩及線纜在多種形式彎道運行時的安全可靠性。
  系統達到四個安全要求,一是攝像系統可靈活的按需移動,需要時可實現對源架周邊狀況進行無死角、可上下的清晰觀看和錄像;二是除電動控制外,電路故障時在輻照室外可手動對攝像系統進行排出處理和維護;三是不用時貯藏于迷道口劑量最低處,在處理事件可快速安全的更換鏡頭和維修,貯藏時輻照室內不留有任何電氣元件及纜線,避免長期輻照造成損傷;四是獨立性,傳輸機械機構獨立使用、低壓獨立照明并配備獨立的不間斷電源,電視可視系統的控制不受源升降控制系統的約束。
  攝像頭可分別移動至源架兩頭,通過云臺可控制攝像頭的角度。
 。3)成像系統輻射干擾處理方式、結果、鏡頭更換維護要求及防止線纜纏繞措施。
  采用普通攝像頭配以一定的屏蔽,同時通過軟件在線進行圖像處理。同時攝像頭屏蔽體要求簡單,便于配合更換。
  通過使用鋼絲繩+電纜拖拽的形式,即解決了收放電纜的阻卡問題,同時可有效的提供軌道小車上鏡頭及照明供電以及信號傳輸。
  除電動控制外,電路故障時在輻照室外可手動對攝像系統進行排出處理和維護。
  7.8.3噴淋系統
 。1)噴淋系統管道結構、材質及穿行方式
  輻照室內的配水干管為D76×3.5不銹鋼管,輻照室配水管為D60×3.5不銹鋼管,配水支管為D48×3、D42×3和D34×3三種規格不銹鋼管。不銹鋼管型號為304。
  配水干管從水處理間地坑內-1m處進入輻照室屏蔽墻,在墻的內側升高后連拐兩個900進入輻照室,通過配水管與三路配水支管連接。輻照室內管道采用明裝,按管道施工標準設吊架和管卡。
 。2)與消防水管網連接的管道(D76×3.5)設一個手動閘閥和一個截止閥。預留一個與消防車接口的接合器,并設一閘閥控制。
 。3)本裝置的火災危險等級按照中危險Ⅱ級設計。噴頭采用12個DN15下垂標準開式噴頭,安裝位置在吊具積放區的上方,配水支管貼近屋頂,視現場空間調節安裝?偹髁繛14.75L/s,所需供水壓力為0.27MPa。噴頭有效保護范圍為9m×4.7m×3m。連接水源為廠區消防水管網,并預留了消防車接口。
 。4)噴淋系統管道、噴頭設置在輻照室頂棚遠離源架,不會影響升降源和脫扣裝置的使用。配水干管經輻照室預留進入,該處劑量率經計算滿足國家標準要求,不會增加射線泄露。
 。5)輻照室噴淋滅火總指標:
  系統設計水量:14.75l/s(53.1m3/h);
  系統供水所需壓力為27mh2o(0.27mpa);
  l輻照室有效保護區域為9m×4.7m×3m;
  保護面積內的平均噴水強度為10.93L/m2/min;
  供水所需壓力0.27MPa,可以直接接到消防水管網。噴水強度遠大于《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2001)中“輕中危險級的平均噴水強度不低于設計噴水強度的85%(即8×85%=6.8L/m2./min)的規定。噴淋裝置布置示意圖如下:

現場檢查情況如下:

  噴淋系統
  7.9輻射防護管理
  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鈷-60輻照裝置項目的管理上,成立了輻射防護管理機構,組織輻射工作人員參加環保部組織的輻射安全工作培訓,配備了監測儀器。
  7.9.1 輻射防護管理小組
  海南浙達輻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輻射安全與環境保護管理領導小組,負責輻照裝置的使用防護管理及環境管理各項工作。該小組設組長1名,副組長1名,成員3名,機構人員職責如下(具體人員名單見該公司規章制度):
 
  7.9.2安全管理措施
  該公司在輻射安全管理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1)設專職輻射防護與安全工作人員,負責輻照裝置在使用和運行期間的輻射安全及日常輻射安全管理與監督。該人員必須受過專門培訓,對所從事工作的電離輻射特性具備必要的知識。熟悉設備結構并對處理事故的應急措施有比較透徹的了解。了解并掌握國家及有關主管部門頒發的有關規定和裝置的操作規程。
 。2)制定了輻射防護與安全操作規章、規程,并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3)建立輻射安全培訓管理制度,所有工作人員必須經過輻射安全和操作規程等方面的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后方能上崗工作。操作人員持證上崗,進入輻照室有文字記錄。
 。4)建立輻射源檔案,新進源和退役源都要做好詳細記錄,每年核查和清點一次,切實做到帳物相符。
 。5)編制事故應急響應計劃,一旦發生事故,立即按應急方案進行實施,并按有關規定及時處理和報告。事故及處理情況詳細記錄并存檔保存。
 。6)定期對設備進行檢修、安全檢查。檢查的主要內容為輻照室入口指示系統、防止輻照室內人員誤留和緊急降源系統、報警系統以及通風系統等,并做好每次維修、檢查記錄。例如查看門口有無燈光顯示;升源后障礙物穿過光電傳感器后,輻照源是否自動下降;查看輻照室內和控制室臺上的緊急降源開關,任何一個若未復位時能否迫使升源操作無效;停電時,源是否能自動降至井底;檢查報警系統是否正常,檢查通風系統是否正常等等。
 。7)定期進行放射性監測,監測內容包括輻照場所和周圍環境的放射性水平、貯源井水放射性污染物的活度濃度等。
  7.9.3安全運行管理規章制度
  該輻照中心建立了以下規章制度,基本上能夠滿足該項目的安全管理要求。
  1)輻射裝置操作規程;
  2)輻射裝置運行與安全生產規定;
  3)輻照裝置操作人員崗位職責;
  4)輻照裝置搬運人員崗位職責;
  5)輻照裝置安全管理人員崗位職責;
  6)輻照產品管理制度;
  7)輻照產品質量檢驗規定;
  8)輻照產品質量事故賠償規定;
  9)輻照裝置維護、維修規定;
  10)工藝劑量設定、監測、記錄制度;
  11)劑量監測與存檔制度;
  12)放射源運輸過程中發生緊急情況的應急預案;
  13)倒裝放射源過程中的應急預案;
  14)設備故障應急處理和報告程序;
  15)核輻照事故應急處理和報告程序;
  16)輻照裝置聯鎖系統定期維護制度;
  17)校驗源管理及操作規定;
  18)進出輻照室登記制度;
  19)劑量測試裝置(儀器)使用維護制度;
  20)技術檔案管理制度。
  7.9.4人員培訓情況
  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聘請注冊核安全工程師作為關鍵崗位人員,同時組織輻射工作人員參加環保部組織的輻射安全培訓。
  目前該公司有輻射工作人員11人,其中10人持證上崗。
  7.9.5監測計劃
 。1)個人劑量監測
  工作人員佩戴個人劑量計,按照每年4次的頻度對接觸放射性的工作人員進行劑量監測,劑量監測委托?谑新殬I防治所進行,建立個人劑量檔案。
 。2)工作場所監測
  該公司運用便攜式γ劑量率儀,每年對周圍環境的γ劑量率進行1-2次監測,重點監測輻照室周邊、頂部、控制室等場所。
 。3)污染監測
  放射性容器運到現場后,對運送容器是否有污染進行嚴格檢測,防止裝源容器污染貯源井水。
 。4)貯源井水監測
  每年對貯源井水進行2次監測,并建立監測檔案。
第八章公眾參與
  為了解公眾對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鈷-60輻照裝置項目的總體看法和認同程度,在項目驗收監測過程中開展了公眾參與調查工作。
  公眾參與采用發放專用社會調查表的方式,通過問卷調查,向公眾介紹本項目的基本情況,收集公眾的意見。
  調查的范圍為項目周圍5公里范圍內企業工作人員進行了調查,調查的地點為周圍2公里之內的企業,調查對象為附近公司的員工。
  公眾調查表如下:

  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鈷-60輻照裝置項目
  公眾參與調查表
  本次公眾調查共發放公眾參與調查表50份,回收50份,通過對這50份“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鈷-60輻照裝置項目公眾參與調查表”進行分析,得到公眾對本項目的意見有以下方面:
  1、您對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鈷-60輻照裝置項目是否有所了解?
  有所了解□  不了解□
  有所了解:43份;                                          86%
  不了解:   7份;                                             14%
  2、您認為該項目試運行后您周圍的環境狀況怎樣?
  很好□較好□一般□較差□不知道□
  很好: 23                                                 46%
  較好:15                                                  30%
  一般:7                                                    14%
  較差:0                                                    0
  不知道:5                                                10%
  3、您認為該項目對周圍環境影響最大的是什么?
  環境空氣□水體□ 噪聲□電離輻射□其它□不知道□
  環境空氣,                                          5份;占10%;
  水體,                                                  2份;占0.04%;
  噪聲,                                                  1份;占 0.2%;
  電離輻射,                                          14份;占 27%;
  其它,                                                  1份;占0.02%;
  不知道,                                              29份;占56%。
  注:有多選。
  4、您認為本項目是否有利于推動海南省的醫療用品、食品等健康事業的發展?
  有利□ 有害□ 無作用□不知道□
  有利: 45份                                                占90%。
  有害:0                                                        0
  無作用:0                                                    0
  不知道:                                                     占10%
  5、您是否支持該項目運行?
  支持□ 反對□ 無所謂□
  支持:45                                                    90%
  反對:0                                                      0
  無所謂:5                                                  10%
  問答:
  1.您認為本項目可能會給社會及您的家庭和居住環境帶來什么影響?
  答案:環境污染;能提供居住人員生活質量;如有輻射,請做好輻射防護工作;沒什么影響;沒有任何不良影響;輻射問題,水體污染問題;能提供人民生活質量;不知道。
  2.您對本項目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答案:要有環保部門和國家專職部門的測定;盡量環保;做好污染防范,避免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做好環境保護,運用好準備,避免輻射;對車間輻射進行實時監測,對廠間工人定期做體檢,進行崗前培訓;對環境風險有充分預估,并有應急預案;做好輻射監控工作,做好應急預案;加強輻射源的保護和管理;在運行中須認真執行國家有關環境保護規定;廠可以建,但對污染物的處理要達到國家標準;對周邊環境質量要定期測量,告知周邊生活群眾。
  調查結果表明,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周圍 86%的調查對象了解該項目,但是大部分不知道該項目會對環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也有部分調查對象認為可能會造成除環境空氣、水體、噪聲、電離輻射之外的其他影響,只有27%的調查對象認為該項目對周圍環境影響最大的是電離輻射。從反饋意見來看,公眾大多數人支持該建設項目運行,但要求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做好環境保護工作。
  本次調查報告顯示,90%的周圍居民支持該項目建設,有10% 的調查對象持無所謂的態度,無人反對。
第九章  結論與建議
  9.1 監測工況
  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60Co輻照裝置項目位于海南老城經濟開發區內,廠區地塊呈規則長方形,長152.68m,寬106.06m,占地總面積24.5畝,建筑總面積約為9800.07m2。綠化面積為2787.92 m2,占總地面積的17.22%。
  項目于2011年5月開工建設,2013年3月完成所有工程土建,2014年8月由中國同興(北京)核技術有限公司購進60Co源60萬居里,2014年9月10日該輻照裝置首次裝源,裝源活度為2.22×1016Bq(60萬居里),2015年1月3日監測時該公司60Co放射源的理論計算活度為2.09×1016Bq(56.6萬居里)。
  9.2 監測結果
  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輻照裝置周圍的環境γ劑量率監測結果滿足《γ輻照裝置》(GB17568-2008)的要求。
  廠界周圍及敏感點的輻射劑量率監測結果與《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鈷-60輻照裝置環境影響報告書》(項目建設前的輻射劑量率范圍為21.5nGy/h~94.5nGy/h)比較,沒有明顯變化。根據《中國環境天然放射性水平》(1995年),海南地區天然貫穿輻射劑量率室外本底值為89.3nGy/h,室內本底值為126.5nGy/h,因此該項目輻射劑量率監測結果在本底范圍之內。
  該公司在拆除排氣筒頂上的擋板后,在無車輛經過的情況下廠界噪聲監測結果滿足《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GB12348-2008)廠界噪聲標準(III類,晝間:65dB(A);夜間:55dB(A))。
  該輻照裝置的貯源井水電導率和氯離子濃度滿足《γ輻照裝置設計建造和使用規范》(GB17568-2008)的要求(電導率,1μm~10μS/cm,氯離子濃度,1×10-6)。
  該輻照裝置輻照室周圍土壤中60Co的比活度均小于儀器探測限。
  該輻照裝置項目臭氧和氮氧化物監測結果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的要求(環境空氣質量 二級標準:O3,0.20mg/m3;NOX,0.24mg/m3)。
  該公司輻射工作人員年受照劑量和工作估算年受照劑量監測結果滿足《γ輻照裝置設計建造和使用規范》(GB17568-2008)的要求(放射工作人員與源相關的個人有效年劑量不大于5mSv,公眾與源相關的個人年有效劑量不大于0.1mSv)。
  9.3 輻射安全措施
  廣東省環境輻射監測中心對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環保管理制度執行情況、環評污染控制措施執行情況、環境保護管理規章制度的建立及執行情況、環境保護監測結構、人員和儀器設備的配置情況、事故風險的環保應急措施、環境保護檔案管理情況進行檢查。
  該公司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建設輻照室,安裝多道連鎖裝置,配備監測儀器,在工作場所安裝電離輻射警示標志,對輻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為輻射工作人員配置個人劑量計并定期送檢,制度各種規章制度,制定應急預案等等污染防治措施。
  按照《關于開展輻照裝置卡源故障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環辦函(環辦函[2009]1277號)對預防出現卡源故障進行了改造。
  9.3.1環境管理制度執行情況
  本項目建設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環!叭瑫r”管理制度,其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由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于2010年完成。2010年12月21日,該項目獲得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關于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鈷-60輻照裝置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瓊土環資審字【2010】411號)。2014年2月8日,該項目獲得環境保護部頒發的輻射安全許可證,證號:國環輻證【00402】號。
  9.3.2 環評污染控制措施執行情況
  海南浙達輻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鈷-60輻照裝置項目基本上按照環評報告書的要求進行建設。
  為防止射線泄露造成誤照射,該項目對輻照室采用混凝土進行屏蔽,并修建了迷道以及光電防人誤入、鑰匙開關控制、輻射劑量監測報警、儲源井水處理系統等安全相關設施與設備。
  9.3.3 環境保護管理規章制度的建立及其執行情況
  該公司已經按要求建立安全防護和環境保護監測機構,配有環保管理人員,環保設施操作人員。
  該公司制訂了相關的管理制度,確定了輻照裝置監測管理以及發生事故狀態下的應急制度。
  9.3.4 環境保護監測機構、人員和儀器設備的配置情況
  該公司輻射工作人員均進行了國家級輻射工作人員防護與安全培訓,并且配備有輻射監測儀器。
  該公司制訂了監測計劃,并按照監測計劃對輻照裝置周圍的環境γ劑量率、貯源井水進行監測。
  9.3.5事故風險的環保應急措施
  該公司制訂了詳細的應急制度,確定事故發生時應急程序。
  9.3.6 環境保護檔案管理情況
  該公司環保檔案專人負責檔案管理工作,收集了項目立項、環境影響評價、污染監測報告、污水檢測報告和個人劑量監測等其它環境統計資料。
  9.4公眾調查
  在本次調查驗收監測過程中進行了公眾調查,公眾調查結果顯示100%的人對該建設項目持支持或無所謂的態度,無人反對。
  9.5結論
  綜上所述,本項目基本落實工程設計、環境影響評價及批復文件和其它對項目的環境保護要求,建議通過竣工驗收。
  9.7建議:
  A. 現場監測檢查期間,先后出現工作人員未佩戴個人劑量計、進輻照室前未使用檢驗源驗證儀器工作狀態、單人操作源升降并進入輻照室等事件,應引起企業注意,并加強對工作人員的輻射安全意識教育,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B. 企業應制定監測計劃,定期檢查、監測輻照室的輻射安全,氮氧化物、臭氧等無能力開展的項目委托有資質的社會監測機構進行監測。
  C. 每年編制年度總結報告,于下年的1月31日前向海南省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提交,并抄送環保部華南監督站。
  D. 由于設計裝源活度為200萬居里,而本次驗收監測期間的裝源活度只有60萬居里,下次換源或增加裝源后應對輻照室周圍的環境進行監測(監測項目主要包括輻照室升降源前后的劑量率變化、周圍環境及降源5min后輻照室內的臭氧/氮氧化物濃度)。
附件1  環評審批意見
  附件2 輻射安全許可證
附件3 放射源轉入審批表
  附件4 裝源過程中輻射環境監測報告
 
 
 
 
 
 
 
 
 
 
  附件5 輻射工作人員培訓證
  附件6 注冊核安全工程師資格證
  附件7 個人劑量檢測報告
 
 
 
  附件8 臭氧及氮氧化物檢測報告
 
 
 
 
 
 
  附件9 貯源井水檢測報告
 
 
 
 
  附件10 輻射防護制度
 
 
 
 
 
 
 
 
  附件11應急制度
 
 
 
 
 
 
  附件12 廢舊放射源預收貯協議
 
  附件13公眾調查表
 
 
 
 
 
  附件14建設期間無環保投訴證明
  附件15環境檢測記錄
 
 
 
  附件16安全連鎖裝置檢查記錄
 
 
 
 
 
 
  附件17 、建筑情況說明
  附件18 驗收專家評審意見
 
 
  附件19  2015年上半年督查報告及整改情況
 
 
 
 
 
 
  附件20  常規水質監測報告
 

 
 
  附件21  測量現場
  附件22  煙囪整改圖片
  附件23 修改后報告專家認可意見
 

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謀發展
欧美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精品观看-久久亚洲日韩美中文字-欧美大屁股一级毛图片
<cite id="n9ppd"><video id="n9ppd"></video></cite><var id="n9ppd"><strike id="n9ppd"></strike></var>
<cite id="n9ppd"><video id="n9ppd"><thead id="n9ppd"></thead></video></cite><var id="n9ppd"><strike id="n9ppd"><listing id="n9ppd"></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n9ppd"></menuitem>
<var id="n9ppd"><strike id="n9ppd"><thead id="n9ppd"></thead></strike></var>
<var id="n9ppd"><video id="n9ppd"><thead id="n9ppd"></thead></video></var><var id="n9ppd"><strike id="n9ppd"></strike></v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