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照食品有放射性殘留嗎?這些你要知道
上傳日期:2023年2月15日 瀏覽次數:173次
很多人聽到輻照食品,往往會存在疑問,是否有放射性殘留?這是因為大家將“輻照處理過的食品”和“放射性污染的食品”有所混淆,其實這是兩種概念,受到放射性污染的食物肯定是不能食用的。那么,輻照處理過的食品又是否安全呢?
什么是輻照食品?
其實輻照食品指的是利用輻照加工保存食物,具體來說就是將食品暴露在X射線、γ射線或高速電子束等電離輻射產生的高能射線下,射線的能量可以破壞生物體中的DNA結構,使得微生物無法再繼續繁殖,從而達到殺蟲、殺菌、延長食品的保質期。而輻照殺菌的最大優點是能徹底消滅微生物,防止病蟲危害,還不用打開外包裝。
輻照食品是否有放射性殘留?
隨著輻照食品的數量迅速增加,目前輻照技術大多應用在脫水蔬菜、香辛料、寵物食品、花粉、熟畜禽肉、速溶茶等食品中。2002年,中國經過輻照處理的食品已過10萬噸,位居世界第一。用放射性元素(銫137,鈷60、高速電子束等)的輻射作用進行殺菌消毒的輻照食品,中國多部法規要求在外包裝上必須明示。
每種食品都有不同的輻照劑量標準,只要執行合理的劑量標準,輻照食品中的營養物質幾乎不會受到破壞。在蒸煮、煎炒等烹調過程中極易破壞失效的生育酚和硒,輻照處理后保留率可高達90%以上。
關于食品輻照安全性論證和試驗,國際上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已開始,經過長期的動物試驗和人體試驗證明,在一定劑量(10kGy以下)輻照下的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是安全的,不產生放射性和有毒物質,對營養價值沒有影響。因為食品在輻照時不會直接接觸放射源,只是獲得射線釋放的能量,所以輻照食品所用的射線能量相對來說是較低的,不會激發食品中的物質產生感生放射性。
對此,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聯合報告中指出,輻照技術和其他食品加工技術一樣,是安全的,它對食物營養成分的破壞不超過傳統的加工方式的破壞。
在我國,1998年1月1日實施的《輻照新鮮水果、蔬菜類衛生標準》中,對不同水果、蔬菜的輻照劑量都作了嚴格規定!笆称吩诮邮苷丈鋾r,不直接與放射源接觸,只接觸由射線、射線或電子束帶來的能量,因此不存在食品帶有放射性或殘留問題。同時,對輻照食品進行的輻射化學、毒理學、營養學研究也證明,輻照后的食品不會產生放射性。
所以,按照國際組織和國家標準規定的要求,經輻照的食品是安全的,沒有放射性殘留,可以放心食用。
轉載:互聯網(侵權請聯系刪除)